改变命运的古书《了凡四训》
改命运,要止恶行善,忏悔改过,行善积德。
……诸葛长青
了凡四训,是一本改命运的古代宝典。
了凡,本名袁黄,一生积极改正过错,行善积德,扭转了自己命运,他把自己经历写成一本书,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《了凡四训》。
在谈到行善积德的时候,袁了凡先生说:
随缘济众,其类至繁,约言其纲,大约有十:第一,与人为善;第二,爱敬存心;第三,成人之美;第四,劝人为善;第五,救人危急;第六,兴建大利;第七,舍财作福;第八,护持正法;第九,敬重尊长;第十,爱惜物命。
诸葛长青认为,这本《了凡四训》,每个人应当看一遍。
在《了凡四训》里,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,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。
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结合大量真实生动的事例,告诫世人不要被“命”字束缚手脚,要自强不息,改造命运。
《了凡四训》为明代袁了凡所著训子善书,阐明“命自我立,福自己求”的思想,指出一切祸福休咎皆自当人掌握,行善则积福,作恶则招祸;
并现身说法,结合儒释道三家思想以自身经历体会阐明此理,鼓励向善立身,慎独立品,自求多福,远避祸殃。
该书自明末以来流行甚广,影响较大,此白话绘图本的出版当有助于阅读了解,于个人品德修养与世道人心改善或许不无小补。
以其亲身经历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,认识命运的真相,明辨善恶的标准,改过迁善的故事。
《了凡四训》又名《命自我立》,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,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,为了教育自己的子孙而作的家训。
他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,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,知道人们可以掌握自己的未来,改造自己的命运。
就在他的下半生中,又验证了人们完全可以自我“立命”,自求多福的准确性。
不过,光是知命安命是消极的无益的;而自强不息改造命运的“立命之学”则是积极的和有益的。
了凡先生以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来“现身说法”。
袁黄(1533年-1606年),初名表,后改名黄,字庆远,又字坤仪、仪甫,初号学海,后改了凡,后人常以其号“了凡”称之,浙江嘉兴府嘉善县魏塘镇人。
晚年辞官后曾隐居吴江芦墟赵田村,故一作吴江人。明代思想家。
袁黄是明朝重要的思想家,他在禅学、民生、农业、教育、军事、历法、养生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。
作为“平民思想家”,袁黄在当时家喻户晓,名噪一时。
他的儿子袁俨,后来中了进士,最后以广东省高要县的县长退休。
袁黄,青少年时聪颖敏悟,卓有异才,曾受教于云谷禅师,对天文、术数、水利、军政、医药等无不研究,补诸生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,知县辟书院,令高材生从袁受经学。
万历五年(1577年)会试,初拟取第一,因策论违逆主考官而落第。十四年(1586年)中进士,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。
万历十六年(1588年)授河北宝坻(今属天津)知县,任职五年,业绩辉煌。
万历二十年(1592年),调任兵部职方。袁黄后归家居,闭户著书。卒年74岁。
袁黄,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,他的《了凡四训》劝人积善改过,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,提倡记功过格,在社会上流传甚广。
(参考网络资料)
(转发引用请注明出处)
【诸葛长青:中华文化,博大精深。】
学习圣贤 弘扬善德
振兴中华 造福世界
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
诸葛长青:zhuge8031@163.com
【诸葛长青中国梦】
学习圣贤,弘扬善德。
振兴中华,造福世界。
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诸葛长青,祝你成功!
(诸葛长青邮箱:zhuge8031@163.com)
诸葛长青简介:诸葛长青,中国国学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者,愿与天下志同道合者一起“学习圣贤、弘扬善德、振兴中华、造福世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