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贤明灯国学院

首页 -->道家文化

 天人合一因果:人的言行要谨慎


   日期:2023-08-10 10:15:58     阅读:27   

天人合一因果:人的言行要谨慎

0 (1).jpg

天人合一因果:人的言行要谨慎

诸葛长青


人间私语,惊天动地。必须谨慎。

  ……诸葛长青


人生于天地之间。


上有天,下有地,人的言行惊天动地。


孔子在《易经》里说:言行,君子之枢机,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。言行,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,可不慎乎?”


只有学习圣贤,行善积德,才能顺应天道,万事如意。


“天人合一”,为哲学思想,“天”代表“道”、“真理”、“法则”,“天人合一”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,回归大道,归根复命。


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,而且是一种状态。“天人合一”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。


宇宙自然是大天地,人则是一个小天地。


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,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,达到人与自然和谐。老子说: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

天人合一,或称“天人合德”、“天人相应”,天人合一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的观念,在世界很多高级宗教中都有这类观念,并且有详细系统的修行方法。


儒、道、释三家均有阐述。


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、伦理、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。


据说最早在春秋战国的孔子已有提出,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,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。


也有认为,最早是道家思想家庄子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。


当代的解释是热爱生命,热爱大自然,能够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,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,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,能够取得对方生命的信任并和谐共存,与大自然和谐共存,人与物质、物质与物质极度巧妙完美的结合。


在道家来看,天是自然,人是自然的一部分。


因此庄子说:“有人,天也;有天,亦天也。”天人本是合一的。


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、道德规范,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,变得与自然不协调。


人类修行的目的,在于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,将人性解放出来,重新复归于自然,达到一种“万物与我为一”的精神境界。


在儒家来看,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,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,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,但不自觉的合一。


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、欲望的蒙蔽,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。


人类修行的目的,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,“求其放心”,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,这就是孔子所说的“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”。


诸葛长青认为,人必须学习圣贤,保持谦虚谨慎。


只有谦虚谨慎,才能让自己保持君子圣贤之道,只有保持君子圣贤之道,才能顺应天地。


《周易》系辞说:“鸣鹤在阴,其子和之;我有好爵,吾与尔靡之。”


子曰:“君子居其室,出其言善,则千里之外应之,况其迩者乎?居其室出其言,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,况其迩者乎?言出乎身,加乎民,行发乎迩,见乎远,言行,君子之枢机,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也。言行,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,可不慎乎?”


(诸葛长青:本文图文参考网络)

【诸葛长青:中华文化,博大精深。】

学习圣贤  弘扬善德

振兴中华  造福世界

诸葛长青国学传统文化研究

诸葛长青:zhuge8031@163.com

1744636404803845.png

诸葛长青:中国国学传统文化研究传承者,愿与天下有志者一起“学习圣贤、弘扬善德、振兴中华、造福世界”。


诸葛长青:zhuge8031@163.com




    **  **  **  推荐文章  ** **  **

*放生感应:放生的好处不可思议!

*印经书的好处:印经书者有七大福报

*放生问答:自己放生和别人代放生一样吗?

*老子说:上士闻道,勤能行之。你呢?

*命运秘密:心好命也好, 富贵直到老!

*成功励志格言:理想是人生的太阳

*周易八卦:中国周易八卦文化智慧

    **  **  **  最新文章  ** **  **

*《易经》提醒:为什么要重视礼仪?

*素食好处:如何吃素食?素食是什么等?

*诸葛长青:吴承恩写《西游记》劝人行善

*放生鱼类:养殖的鱼能放生吗?

*诸葛长青:《易经》的中心思想是什么?

*国学研究:孝敬父母是立身之本

*修行精进:谦虚好问才能学到知识

    **  **  **  随机文章  ** **  **

*成功励志:你要知道,成功是可以掌控的!

*放生福报大:放生注意事项和放生要点

*佛说十善业道经:行善积德必有福报

*诸葛长青:岳麓书院历史文化研究探索

*伏羲八卦:为什么通行全世界?

*放生感应:替父母家人放生一样有效果

*下海十年--人生感悟

上一篇:诸葛长青:玄学出自《道德经》
     下一篇:诸葛长青:关于内丹文化问题解答


诸葛长青中国梦:学习圣贤,弘扬善德,振兴中华,造福世界。
诸葛长青邮箱:zhuge8031@163.com

Copyright©2022-2025 诸葛长青-国学12345-圣贤明灯国学院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
备案号:冀ICP备2022027860号